2013年冬天过去了,2014年冬天也已经来到。两个冬天相邻之近,以至于我们完全分不清哪个冬天更冷一些。或许,这根本就是同一个冬天,只是多了一条人为的界限。
当金融危机还以次贷危机呈现的时候,很多朋友想起这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我们面前拥有一切,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正在走向天堂,我们也在直下地狱。”他们想用狄更斯的名言给时代画一个像,让世界看起来不会那么悲观。
然而,最好和最坏的转换,其实往往就是一瞬间;或者说,最好和最坏,本就是一对共生的存在,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面。我们在希望的同时,我们或许正在绝望;我们以为走向天堂,其实终点站却是地狱。两个冬天哪个更冷一些,只是取决于那不同时刻我们的感受。冬天没有错,是我们错了;世界没有错,也是我们错了。
我们被自己搞乱了心智。我们的贪婪,我们的自大,我们的愚蠢,我们的无知,相互交织着,呈现给这个时代,这个最好又最坏的时代。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在危机中,我们时而夸下海口,时而悲观绝望;时而雄心满满,时而束手无策。我们表演着,因为我们需要表演;我们相互指责着,因为我们需要指责。在表演和指责的同时,我们继续纵容着贪婪,继续让贪婪裹挟着无知蔓延;在表演和指责的同时,我们积累着风险,任由风险的指针一圈又一圈地旋转。
太平洋的那一边。这里既顶着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的名头,又被期许为世界文明的最先进样板国。然而,这里也是次贷危机的策源地,是这波金融危机的源头国。依托着超级大国红利,贪婪的金融资本无视本国早已存在的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衡,终酿成大祸;而今,危机的治疗者仍在以贪婪医治贪婪,资源错配与结构失衡并未得到根本疗治。尽管普遍认可强劲复苏,但仍存着脆弱的底子。
大西洋的那一边。这里既生存着数个传统强国,又被重新组合成政治权与经济权不相匹配的超级大Party。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福利制度,孕育过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和文明,却也在为新的Party能够得以维系而愁眉不展。这里在遭受着债务危机。各国内部的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衡是债务危机的根源,超级大Party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障碍又阻碍了危机的解除。他们也一直在改革,也有不少人说他们也在复苏,但他们真的不会面临“失去的十年”吗?
地球的这边,太平洋的这一边,也躺着一个大国,这个国家正做着大国复兴梦。这个国家过去数年间经济增长迅猛,被称为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这个国家太渴望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因为他们曾经历过数百年耻辱。多个预测说这个国家很快便会超过太平洋那边的那个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预期中的经济持续强势会推升国家综合实力腾飞,进而强国梦圆。
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衡,也是这个国家经济前进路途中的根本性障碍。这个国家也正面临着经济的纠偏,也面临着从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滑向下一波危机策源地的风险。这个国家过往的显赫的成就,既受益于上一波全球大环境的调整,也基于该国自身资源禀赋而形成的路径依赖;如今,这两点优势正在部分转向劣势,成为转型中的羁绊。
这个国家迫切需要与世界建立新的关系,改变与他国政治上的信任缺失和相互攻讦,军事上的虚张声势和相互讹诈,经济上的贸易摩擦和相互指责。国际上的资源错配正在让全球失去平衡,有人用上个百年第一场全球性大事件“一战”前的国际形势比喻当下,担忧着因新的全球失衡而给人类带来又一波灾难,给世界带来灭顶之灾。作为最具成长性的新兴大国和经济体,作为正做着复兴梦的大国,这个国家承受不起如斯的全球性失衡。这个国家需要在国际资源配置中找准自身的定位。
这个国家也迫切需要改变国内的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衡,激活作为新兴经济体的活力。这个国家迫切需要改变体制性的资源错配,还市场以主动权,让资源配置到最有活力的经济领域;这个国家迫切需要摒弃经济上的特权意识,降低并开放准入门槛,破除阻碍经济活力迸发的行业垄断;这个国家迫切需要改革要素市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减少要素流动的障碍;这个国家也迫切需要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发展的主流理念。
这个国家需要改革,改革也已成为这个国家的共识,未知则在于是改向好还是改向坏,或者不好不坏。这正如资源错配和结构性失衡,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冰山上的来客,而是经济和社会运行中的惯常存在,要害则在于我们要经常对其进行有效的纠偏,纠偏的指针既要注重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因为,在这个最好而又最坏的时代,我们不希望这个国家,从一个冬天走向另一个冬天。作者:许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