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和教育工作思想相结合,画好最大同心圆,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入教学科研工作,本学期我们邀请我校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实践和体会展开讨论,形成“聚焦课程思政建设 统一战线在行动”系列文章,以期进一步凝聚共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投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聚力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我校积极响应,认真学习贯彻中、省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多措并举落实课程思政各项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课程思政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2017年学校开展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大调研、大讨论,统筹协调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2019年,校党委研究印发《西安工业大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推进课程思政做了再安排、再部署。几年来,学校强化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科学统筹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紧盯顶层设计,坚持“五育并举”,将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设置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和项目,强化课程思政研究与建设;完善课程思政质量标准等制度体系,以专项检查加强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价;搭建评比和竞赛平台,选树标杆示范引领课程思政。校党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思政课程教师集体学习,集体备课,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全方位融入本硕博学生的思政课程教学当中;同时,组织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积极制定教材修订、教改立项、案例展示等工作方案,推进专业课程主动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大纲、进课堂、进头脑”。
通过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学校在课程思政教育平台、课程建设等方面多点开花,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加入全国军工高校课程思政联盟,获批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示范课程,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9门课程上线“学习强国”平台、3门课程被新华网课程思政专栏收录、1门课程被评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4周年献礼”示范课程,获批5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人获国家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3人在“思政大练兵”“课程思政”赛道获标兵称号,并列在陕高校第一名。
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起到了重要作用。全校近三分之一教师是党外知识分子,分布于各个不同岗位,一线教师在每一节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辅人员组织、策划、参与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具体任务,形成学校教书育人事业的合力。他们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典型,有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者,有全省课程思政大练兵优胜者,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有组织策划课程改革的学院领导,也有推动团队建设的各学院、学科带头人。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强调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作为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的组织,70%的成员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学科、专业分布广泛,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团结引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做好知识储备、扩展研究视野、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把讲台转变为生动宣讲的阵地,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建设“融什么”和“怎么融”的问题,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人才培育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为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任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