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人士风采
【同心聚力促发展】|农工党省委常委金博谈课程思政
2022年12月08日 13:56金博 (点击: )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形成对社会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思政是系统科学


思政即思想政治,是一门社会科学。思想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政治是规范化社会管理的科学。思想政治是人类规范化社会管理活动所应具备的科学认知。思想政治是在理性、科学、辩证的思想观,在独立、自由、平等价值观,在民主共和的政治观、权利义务规范的法治观上发展而来的科学的政治方法和政治认识。

思想政治是将科学规律和自然规律等方面知识综合运用于社会管理方面的科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其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征。不像其他学科主要涉及专业人员,思想政治是现代每个社会人都应当掌握的科学。人类是一个社会共同体,个人是社会的人,个人发展必须协调和符合于人类整体发展方向,才能推动人类社会未来更加美好。规范化社会管理就是要使个人符合社会整体发展方向,社会符合人类发展之规律,促进人类之福祉。

针对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就是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融入思政体系、思政概念和元素,使社会个体充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之规律和方向,使个体认识上趋于一致,思想上凝心聚力,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积极进取,以实现社会大同和人类的文明与幸福。


思政应与专业相融


高校承担着年轻人思政认识正确养成的天然使命,高校思政课程承担着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思政涉及到知识面之广,是其他学科难以相比的,仅仅思政课程难以完成养成正确思政的任务,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应承担起思政教育的使命,这是教书育人职责的必然要求。课程思政正是国家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落实和体现。

“思政”不是简单的说教。思政教育应当贯穿于所有的大学课程,接受所有课程的检验和论证,思政是社会科学,但其也可以从自然科学中找到实证。思政不仅应陈述深奥的理论,更应该融合身边琐事折射真理;思政指出人类美好未来的同时,还应当结合人类历史论证其现实的必然和可能。思政教育可以贯穿于所有的课程,正基于此,思政教育可以显隐结合,思政课程可以是显性思政课程教育,也可以是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正所谓“大象无形”。

课程思政需要各科授课老师能够深化教学内涵、拓宽课程外延,融汇思政价值于予各科专业教学,找出专业和思政知识的结合点,适时增加专业中的思政观点的深刻解读。


在法学课程中融入国情思政


思政是基于人类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发展的学科,故而具有共性。但囿于人类的发展阶段,各国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存在差别,一国之思政,主要受该国历史、民族、文化、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故思政具有共性的同时,各国思政更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历史、民族、文化往往是形成各国思政差别的根本所在,国外正确的观点如果放在我国的国情之下,未必正确,反之亦然。思政教育应当体现国情,脱离了一国实际的思政,就没有了正确的必然。高校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国情和社会现象,及时解惑,使大学生树立的正确思政观念不动摇、不走偏。


在法学课程中融入法治思政


法治是现代社会最佳、最高效的治理方式,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律是一个国家对其几千年社会规范的不断完善和扬弃改进而得来的,经过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而产生的。我国的法律是社会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是经过科学提炼和集中的民意。

我国法律根植于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国国情,开创了中国思路,凝聚了中华智慧,是中华思想和中华国情最好结合,汲取了世界法治精髓,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意愿,开创了社会治理的中国特色。


党外知识分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有所作为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我们是党领导下的知识分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使命。作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我们要向学生讲述好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渊源和优势,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讲清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合作中必然的历史选择。作为法律老师,我们应当向学生讲述好法制故事,领会中国法律思想文化之内涵,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年青人在法治的智慧中浸润思政,塑造更加健全向上的人格,自立自强,勇毅前行。

(作者农工党省委常委、校农工党支部主委、文学院副教授)

Copyright 2013-2021
版权所有:西安工业大学党委统战部
电话(总机):029-8617305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学府中路2号  邮编:710021 陕ICP备15000397号-4